透過重新審視 QUAD 33 和 303 組件,QUAD 展示了其作為英國 hi-fi 世界過去和現在的主宰者的真實性、血統和卓越性。
在列出參與開發這一令人驚嘆的圖標迭代的名字時,您會發現計算了近 200 年的工程經驗和 100 多年的 QUAD 獨家設計和服務。
由 Rob Flain 和 Paul McConville(世界上最有經驗的 QUAD 服務工程師)、Jan Ertner(擁有 30 年 QUAD 設計經驗)、Peter Comeau(一些 QUAD 最成功揚聲器背後的聲學總監)和 David McNeill(負責二十年QUAD 創新的工業設計師)都是這種熱愛勞動的一部分,對能夠以33 和303 為名的產品的需求毫不妥協。
外部設計旨在延續 QUAD 實用簡約的傳統。然而,忽視現代功能的實施是愚蠢的,例如資訊豐富的背光顯示器、精緻的 LED 照明和遠端控制功能。就像原版一樣,整體外觀毫無疑問是 QUAD,儘管現在配備了優質加工和陽極氧化前面板和全金屬底盤。
新型 QUAD 33 由數位微處理器控制支持,但在其他方面忠實於經典的類比設計。
33 使用專用立體聲前置輸出透過功率擴大機為揚聲器供電,並配有 RCA 線路電平和平衡 XLR 前置輸出選項。為了獲得更多的多功能性和功能,還有一個 AUX 輸出。
現在,33 配備了完全平衡的 XLR 輸入和輸出,與其他前級擴大機甚至其前身型號不同。
全新的唱頭擴大機與動磁體和動圈相容,能夠在兩個選項之間簡單切換 - 無需模組或電路板升級。 MM 的增益為 46dB,MC 的增益為 63.5dB,輸入級使用超低雜訊音訊運算放大器。這種超低雜訊性能與高轉換速率和極低失真規格相結合。 RIAA 處理電路有自己的雙極/JFET 音訊運算放大器。輸入級的 JFET 部分可實現高轉換速率,以保持低失真,即使需要大輸出擺幅時也是如此。
控制全面但簡單。這再次呼應了最初的設計理念。背光液晶顯示器經過邏輯分組,方便選擇和控製程序,可傳遞設定、調整和數值。每個按鈕均採用相同的背光原理,透過輸入選擇和模式的視覺指示進一步增強直覺設計。按鈕和 LCD 螢幕的照明設置允許亮度調節、對比度調節以及簡單的開/關設置,以滿足用戶的喜好。
主音量控制是一個全模擬、精密電動 ALPS 電位器,具有長壽命和低噪音性能。音量控制不僅觸感靈敏,而且精確;當透過遙控器進行調整時,其電動操作將自動旋轉。另外一排三個無限旋轉編碼器提供對 QUAD 特定微調設定的直覺和即時控制。
最初的 QUAD 33 與許多先前和後續的 QUAD 前級擴大機組件一樣,提供了被認為對於「現代優質揚聲器」至關重要的濾波器(正如當時所述)。不再需要此類控制;因此,在將現代邏輯和適用於當今技術的過程中,新的QUAD 33 提供了低音調節、傾斜控制和平衡控制,以便進行精細調節,而不會不必要地侵入現實再現所必需的諧波範圍。
低音控制允許從 -3dB 到 +3dB 進行調整。非常適合低端的細微調整,作為向更薄的來源材料添加主體的解決方案。或者相反,在受到房間影響的“嗡嗡聲”的情況下降低低音。與最初的 QUAD 33 推出時相比,揚聲器和來源材料的發展主要是為了更好。這一演變見證了 QUAD 33 的後繼產品 QUAD 34 (1982) 採用了「傾斜」控制。
Tilt 控制由 QUAD 創始人、傳奇人物 Peter Walker 開發,是一種用於調節音調的發燒級品質解決方案。其設計源自於這樣的信念:傳統的音調和均衡器控制在調整音調平衡時是不充分且笨拙的。
傾斜控制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同時調整頻譜的兩端,要么衰減低音並提升高音,要么提升低音並以 1dB 為步長衰減高音。
本質上,它在 700Hz 軸上旋轉或傾斜可聽頻率範圍,從而透過「暖」或「冷」提示調整整體聲音平衡,而無需改變音量或添加聲音色彩。此功能是 QUAD 獨有的,提供了一種微妙、精確且一致的方式來調整系統效能並補償錄音或環境。
傾斜控制、低音控制和平衡控制均由低雜訊運轉、電子開關和MELF低溫係數金屬膜電阻組成,形成負回授調節電路。
沒有人比經驗豐富的 QUAD 服務部門更了解 QUAD 33,該部門仍然位於英國劍橋郡亨廷頓的 QUAD 總部。
在啟動這個充滿熱情的專案後,我們確定,只有性能真實並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改進,新的 33 和 303 組合才會面世。
自最初的 33 和 303 發布以來的 50 多年來,創新和發展呈指數級增長,但只有其中一些得到了採用,而且每一種都有充分的理由。開發的每個階段和每項創新都經過徹底的測試並與 QUAD 技術設計和服務團隊達成完全一致。
可以大膽但公平地說,低雜訊、客製化指定的環形變壓器、眾多的儲能/平滑電容器以及數量驚人的調節器使新的 QUAD 33 在技術上領先於原來的產品。該電源採用五個穩壓電源軌,包括多個超低雜訊穩壓器,並採取了大量措施來防止污染和交叉耦合。遵循傳統的 QUAD 實踐,核心訊號路徑短而直接,以保持訊號純度,並且在微處理器控制下純粹在類比域中調節音量。沒有人比我們自己更能體現原版 QUAD 33 的優點。然而,同時,訊號處理方面的技術創新和改進也是不可否認的。
QUAD 33 具有清爽、乾淨的美感,讓人想起 QUAD 的過去,同時又融入現代,帶有未來主義的氣息。外殼堅固且品質優良。末端處理非常精確,就像音訊訊號路徑一樣。陽極氧化和客製化的儀表板展示了新 QUAD 33 將得到認可的品質和水平。 QUAD 33 不再受到與經典前面板相關的裂縫、褪色或其他問題的影響,已準備好終生保持高性能。
最終,新 QUAD 33 考慮了各個角度和面向,以強調「33」概念的忠實演變。從概念到現實的每一步轉變,對「最接近原始聲音」的承諾都是顯而易見的。
前級擴大機
設計理念與核心技術 發光 LCD 螢幕
專用高性能低噪音 MM/MC 唱頭級
經典 QUAD「傾斜」調整經典 QUAD/音調控制
專用電流回饋耳機放大器
輸入 3 x RCA、1 x 平衡 XLR(一對)、1 x 唱機(MM/MC 可切換)
輸出 1 x RCA (AUX) 可接 AV Pre OUT 不經前級直接 Bypass 給後級
1 x XLR、1 x RCA(前級輸出)、1 x 耳機、2 x 12V 觸發輸出
前級擴大機部分
0dB(線/XLR) +46dB(唱機MM) +63.5dB(唱機MC)
輸入靈敏度(Vout=695mV)
695mV(線/XLR) 3.2mV(唱機 MM) 460uV(唱機 MC)
輸入阻抗 10k(線/XLR)
47k/100pF(唱機 MM) 100R/1.7nF(唱機 MC)
總諧波失真 (THD)<0.0005%(1kHz,線路/XLR) <0.002%(1kHz,唱機 MM / MC)
頻率響應:20Hz - 20kHz(+/-0.2dB)
訊號雜訊比 (S/N)
> 108dB(A 計權,線路/XLR)
> 82dB(A 計權,唱機 MM)
> 74dB(A 計權,唱機 MC)
輸出阻抗:120歐姆
耳機擴大機
總諧波失真 (THD): < 0.01%(1kHz,50mW)
輸出阻抗 :2.35歐姆
負載阻抗:20 - 600 歐姆
待機功耗 :<0.5W
淨重:4公斤
尺寸(毫米)(寬x高x深): 258×82.9×165
紙箱尺寸(毫米)(寬 x 高 x 深):330×192×257
飾面:經典灰色